什麼是發展遲緩?
孩子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身高、體重與器官的體積均會增長,稱之為「生長」,器官功能及智能等各方面的變化、進步、成熟,則稱為「發展」,所謂的發展遲緩大致是指未滿六歲的兒童在器官功能、感官知覺、動作平衡、語言溝通、認知學習、社會心理、情緒等發展項目上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的發展速度落後或品質上的異常。常見的遲緩類型,包括:動作發展遲緩、語言溝通發展遲緩、認知發展遲緩、社會適應發展遲緩、情緒心理發展遲緩、全面性發展遲緩等等。根據學者專家建議,若孩子之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則有必要進一步作詳細之專業評估。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
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半數以上原因尚不明,已知之原因很多樣化,包括:
-
產前因素
(1) 遺傳、染色體基因異常、先天性內分泌代謝疾病。
(2) 營養、疾病、藥物、放射線、環境污染、母親抽煙、酗酒、年齡.。
-
週產期因素: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顱內出血、高黃膽、感染症….。
-
產後因素
(1) 腦部疾病、生理疾病、意外傷害、營養問題。
(2) 社會心理文化因素:早期環境經驗、教養方式、家庭狀況、情緒行為問題、教育、社會文化影響、個人特質。
什麼是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是一種人性化、主動而完整的服務。它是利用各專業整合性的服務來解決發展遲緩或發展障礙兒童(特別是0~6歲)的各種醫療、教育、家庭及社會相關問題,以便能支持並加強孩子的發展,一方面開發孩子的潛力,一方面減輕障礙程度及併發症,以使孩子能加強和同齡孩子一樣過正常生活的能力。
為何要早期療育?
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約為6%~8%,假設高雄市每年出生的嬰兒約二萬人,則其中一千多人可能就是發展遲緩兒童,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其中有一部份可完全趕上正常同齡兒童,有些雖不能完全趕上,卻可減輕障礙程度,而能發揮較多的潛力。根據歐美先進國家多年的經驗及研究顯示:早期療育不但可減少社會成本,也減少未來醫療、教育及機構成本,同時也可提升未來社會公民的素質。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之統計,每投入1元於早期療育工作中,可節省特殊教育3元的成本;也有專家學者認為3歲以前作早期療育一年的功效是3歲以後10倍的功效,故療育愈早愈好,尤其要把握0至6歲的黃金療育期。
如何及早發現幼兒有發展遲緩的現象?
一般六歲以下健康兒童可配合兒童健康手冊於一個月、三個月、五個月、七個月、十個月、一歲、一歲六個月、二歲、三歲、四歲、五歲、六歲至小兒科醫師或家醫科醫師處定期做健康檢查,任何時期如果檢查出有生長發育(如:生理、運動、視力、聽力、認知、智能、語言溝通、感覺、情緒、學習、社會行為、環境適應等方面)異常,可由醫師轉介至相關醫療專家做進一步聯合鑑定。如果屬於高危險群兒童,如早產兒、低體重兒、多胞胎兒、有先天疾病….等,因日後發育過程中出現發展遲緩之機率比一般兒童高,更需經常做發展評估。此外幼兒園、托嬰中心、保母等相關照顧者也應常注意孩子是否比其他同年齡的孩子發展較慢,如對外界的刺激沒有反應、到一歲了還不會爬、兩歲還不會模仿說單字…,等。
您可以依據兒童年齡比較下表,若有較緩慢的現象時,可能疑似發展遲緩,請儘早尋求協助。
兒童發展特徵
年齡 |
粗動作 |
精細動作 |
語言 |
社會行為 |
3個月 |
俯臥時能抬頭至90度 |
雙手能放在一起 |
會發出ㄚ、ㄨ等聲音 |
會微笑 |
6個月 |
從臥位拉起平坐,頭不後垂 |
手能伸向想要的物體 |
將頭轉向聲音的來源 |
會設法取遠處的玩具 |
9個月 |
可扶著物體維持站立 |
可雙手同時握物 |
會發出聲音如ㄇㄚ、ㄅㄚ |
會自己吃餅乾 |
12個月 |
可單獨站2秒鐘 |
拍手 |
會講無意義的兒語 |
會揮手表示再見 |
1歲半 |
走的很好 |
會重疊二塊積木 |
有意義叫爸爸、媽媽 |
會使用湯匙 |
2歲 |
會上樓梯 |
會一頁一頁翻圖畫書 |
會使用連接的字串 |
會脫衣服 |
2歲半 |
能跳躍 |
疊高六塊積木 |
能指出身體六個部位 |
會洗手 |
3歲 |
能把球往上丟高過於頭 |
模仿畫直線 |
能說出圖片上的物體(4個wb) |
會講出朋友的名字 |
4歲 |
平衡二秒鐘(左右都可) |
模仿畫圓形 |
可使用三個名詞 |
自己會穿T恤 |
5歲 |
能雙腳跳 |
畫人能畫出至少三個部份 |
會數1-10 |
會刷牙 |
6歲 |
會單腳平衡六秒鐘(左右都可) |
將鞋帶鞋子穿好 |
瞭解相反詞二個以上 |
會自己倒飲料並盛飯 |
誰可以幫助發展遲緩兒童?
每個要面對發展遲緩兒童的爸爸、媽媽都會有許多疑問,如:我的孩子會不會?找哪裡的醫師較好?哪個學校最適合孩子?要不要讓老師知道我孩子的情況?….等等,針對家長總總疑慮,不是任何單一專業領域的人員可以獨立解決的,因此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服務,是跨專業領域的合作,需結合家長、小兒科或小兒神經科醫師、兒童心智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特教老師、社工師等各專業人員共同努力,才能為孩子提供最適切的成長計畫。此外,還須透過政府部門(包括社會局、教育局、衛生局)、醫院、相關機構團體、學校等的行政支持,提供各項服務規劃、建構通報轉介中心及聯合評估中心的服務系統,才能落實服務的提供。
近年來政府在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體系建構上已有相當成效,若您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現象或想瞭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的資源,可透過各縣市的通報轉介中心取得相關資訊。有關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可與下列單位連繫:
項目
|
單位
|
通報及轉介服務 |
-
三民、苓雅、左營、楠梓、新興、前金、鹽埕、鼓山、前鎮、小港、旗津等區早療通報轉介服務
(三民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3985011)
-
鳳山、大寮、仁武、大社、鳥松、林園、大樹等區早療通報轉介服務
(鳳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7630369)
-
旗山、美濃、內門、杉林、六龜、甲仙、那瑪夏、茂林、桃源等區早療通報轉介服務
(旗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6618106)
-
岡山、彌陀、茄萣、燕巢、橋頭、路竹、永安、湖內、阿蓮、梓官、田寮等區早療通報轉介服務
(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電話:6226730)
|
個案管理服務 |
-
三民、苓雅、左營、楠梓等區早療個管服務
(三民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3985011)
-
新興、前金、鹽埕、鼓山、前鎮、小港等區早療個管服務
(鹽埕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5335011)
-
旗津區早療個管服務
(旗津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5710885)
-
鳳山、大寮、仁武、大社、鳥松、林園、大樹等區早療個管服務
(鳳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7630369)
-
旗山、美濃、內門、杉林、六龜、甲仙、那瑪夏、茂林、桃源等區早療個管服務
(旗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6618106)
-
岡山、彌陀、茄萣、燕巢、橋頭、路竹、永安、湖內、阿蓮、梓官、田寮等區早療個管服務
(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電話:6226730)
|
兒童發展診斷評估 |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
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電話:3154663
-
高雄榮民總醫院,電話:3422121轉5017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電話:7317123轉8167
-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電話:6150950
**兒童發展評估醫院**
-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電話:8036783
-
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電話:6613811轉1006
-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電話:2911101轉8043
-
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電話:6250919轉6193
**兒童發展評估時段駐點服務**
-
岡山衛生所,電話:6212015
|
學 前 日 托、時段訓練服務
|
-
三民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3928043
-
鳳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7630369
-
旗山區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電話:6618106
-
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電話:6226730
-
鹽埕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5335011
-
旗津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5710885
-
小港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8010463
-
阿蓮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6311231
-
大社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3527465
-
林園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6433361
-
甲仙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6751785
-
六龜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電話:6894164
-
無障礙之家兒童發展中心,電話:8151500轉217
-
北區兒童發展中心,電話:3684493
|
學前及學齡特殊教育安置轉銜服務
|
教育局特殊教育科(7406597) |
相關服務資源 |
-
三民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網頁
-
高雄市鹽埕早療資源服務據點部臉書
-
高雄市期津早療資源服務據點部落格
-
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費用補助辦法
-
高雄市早期療育資源手冊
-
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採行措施具體作為執行表
-
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方案
-
高雄市辦理早療機構日間托育費用補助
-
兒童發展123-3歲以下嬰幼兒居家療育指引圖文書
-
高雄市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及評估醫院
-
各縣市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早期療育服務單位彙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