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

發佈時間:2022-08-09 (更新:2022-08-09 15:41)發佈者:汪王道
標題:不要因為過度保護,讓孩子對生命的挑戰卻步

本文取自親子天下網路文章 2022-07-19 by 謝智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3290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經常是看頭又看尾,深怕一不小心,孩子就會受傷,然而,沒有壓力與痛苦的生活並不是幸福,太舒適的生活反而讓人們對意義的追求感到麻木。

我們的孩子正在失去對生活的意義感。舉例來說,服兵役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在心智與體力上鍛鍊年輕人成為更強韌、勇敢的人,如今不只服兵役時間縮短,還得留心天氣太熱或裝備太重,讓本該訓練耐力和受挫力的軍旅生活變得像暑期夏令營。進到軍中的年輕人,很自然會這樣想:既然沒什麼要求,何不混時間就好?

舒適的環境不需要勇敢,唯有在苦難中,方能熬煉勇敢的品格,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意義。當年輕人被貼上「一代不如一代」、「草莓族」等標籤時,或許是我們沒有給孩子實踐的平台,扼殺了他們冒險和面對挑戰的渴望。

勇敢的經驗幫助孩子避開危險

我認識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在國外念完大學後,回來台灣當一名登山嚮導。他很享受帶人去爬山的快樂,父母卻頗有微詞,因為每次上山,身上的背包動輒三、四十公斤,為人父母總是捨不得孩子受苦。然而,充滿挑戰、艱困與冒險的步伐能帶來的意義和樂趣,卻遠遠超過平順的生活。

回想我成長的年代,爬到樹上摘水果、在泥巴地裡滾得髒兮兮,是大多數孩子的日常寫照。台灣早期人們普遍生得多,為了養家活口而忙於工作,父母沒什麼時間管孩子,成長過程都得靠自己披荊斬棘,也因此磨出日後的高生存力。

勇敢的品格帶來願意嘗試的行動,幫助孩子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外在風險和自身能力的基本掌握。我認為,現在的父母與老師用一種很奇怪的方式保護孩子的安全:不教導孩子評估風險,而是直接禁止可能有風險的活動。

既然在溪流裡玩耍可能會溺斃,我們就應該教孩子觀察水中的漩渦與暗流,並且在湍急的水流中自保。一心想保護孩子的安全,反而製造出更大的危機。

勇敢經驗的缺乏,很容易讓長大以後的冒險淪為魯莽行徑,帶來嚴重的傷害。

許多在山上出意外的人,屏除不可控制的因素,沒有充足的登山知識往往是主要的原因。因此,我很鼓勵孩子參與戶外的冒險活動,像是爬山、攀岩、騎車環島、划獨木舟等,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所處環境的風險以及應該做好的準備。如果沒有旅館可以住,我們就一起研究可以搭帳篷的地點;若海上的風浪漸大,我可以藉機告訴他們保持獨木舟平衡的秘訣,以及怎麼樣划船,可以更省力地抵達目的地,或是安全信號亮起紅燈,無法下水的適當判斷。

過度保護對孩子的靈性是一種傷害,到最後連嘗試都不願意,碰到緊要關頭只能選擇往後退。與其耗費精力給孩子一大堆限制,不如花時間與孩子來一場深度的對話,討論孩子最近想做什麼、想挑戰什麼,把勇敢的權利和平台還給孩子。

每一個偉大的成就,都從一個勇敢的決定出發。華人父母期待孩子出人頭地,能在社會中立足,那麼就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

 

多花一點時間與孩子對話,在他們想嘗試的事上給予實際建議和真誠鼓勵。不要因為聽起來很天馬行空,就立刻說「不行」、「不能」或「不要」,讓孩子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陪伴他們循序漸進的實踐。

作者簡介|謝智謀

人稱「小謀老師」,台灣戶外體驗與領導教育第一把交椅。

這位全國優良教師、TED講員、師鐸獎、美國體驗學會「實踐家獎」首位非美籍得主,在退休之際,將逾25年生命陪伴生命的經歷,淬鍊出12大立足未來的關鍵能力 X 12篇親師實踐錦囊,現在就能從家裡和教室開始,讓孩子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