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110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推動本土教育
暨臺灣母語日訪視學校自評表
學校名稱:內門區 內門國中 (學校填寫執行程度)
台灣母語日:星期一
訪視項目 |
訪視指標 |
檢核說明 |
執行程度說明 |
A本土語 言教學 40% |
1.本土語言開課情形 |
1.開課類別及班數:請依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16族語42方言別說明開班數,請註明為社團或正式課程。 2.國中請註明(1)於語文學習領域或彈性學習領域開班數占全校班級數比率、(2)學生選習人數占學生總人數比率、以及(3)原住民學生選習原住民族語選修課程(社團)人數占全校原住民學生人數比率。 |
1.閩南語:八年級學生兩班;社團社一班。
2. (1)語言學習領域占全校班級比率為50% (3) 選修原住民語人數:0. 學校原住民學生人數:0 |
2.學生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人數 |
請分閩南語(A1基礎級及A2初級,B1中級及B2中高級, C1高級及C2專業級)、客家語(初級、中級、中高級)、原住民族語(族語方言別)填寫,並把通過年度、級別及人數列出。 |
閩南語通過認證學生數: (108學年度因疫情停辦) |
|
3.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言之比例 |
1.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現職教師教授節數占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言總節數之比率。 2.通過本土語言認證之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言人數占現職教師教授本土語言總人數之比率。 (上述「通過本土語言認證」指的是閩南語中高級、客家語中高級或原住民族語高級以上) |
1.(0 )節/( 0 )節=(0)% 2.( 0)人/( 0)人=(0)% ※ 1.本學年由教學支援人員授課。 2.本校現職教師於110年10月通過閩南語中高級認證。 |
|
4.本土語言授課師資符合教育部規定
|
1.閩南語及客家語現職教師需106學年度起,任教師資均需通過中高級認證;非現職教師需通過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合格。 2.原住民族語老師需通過族語認證及36小時師資研習,103年後要取得高級族語認證通過。 |
本校本土語授課教師為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合格教師,皆符合資格。 |
|
5.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實際授課狀況辦理勞工保險、健康保險 |
1.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辦理保險相關資料 2.有開設族語課程之學校依教育局來文參加「推動本土教育訪視說明會」。 |
1.本校支援人員均按規定辦理保險。 2.有以來文參加本土教育訪視說明會。 |
|
6.每學年調查學生選修本土語言意願及開課比例 |
學生選課意願調查表(實地訪視請呈現原始資料)及統計結果 |
本校每年五月均確實調查學生意願。 |
|
7.客家語或原住民族語課程時段 |
請填寫時段(包含星期、時間)- 原住民族語請依不同族語分別說明。 |
本校未開設客家語或原住民族語課程。 |
|
8.課程融入本土語言教學之其他措施 |
將敎學影片上傳網站供參
|
本校多項課程皆於課程中運用本土語言教學。 |
|
9.使用部編或局編教材 |
如:臺灣古詩詞、美麗的高雄、臺灣客語詩詞、原住民各族語1~9階教材、野來野趣唱生趣(客語童謠1-3集)、「白馬、金團、黃仙人-高雄客庄故事」、中教大錄製配發之閩南語卡通等。 |
本校使用部編或局編及教師自編教材,另搭配中教大錄製配發之閩南語卡通如櫻桃小丸子、九藏喵窩等。 |
|
B本 土 教 育15% |
1.建置學校本土教育網頁並更新至111年3月,且有效連結至「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本土教育資源整合網」 |
網頁上請提供網站建置者姓名及聯絡方式,並設置互動專區或回覆信箱 |
1.已建置學校本土教育網頁並更新至111年3月,且有效連結至「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本土教育資源整合網」 2.網站資料提供者:教務主任黃麗萍 sleeping3533@gmail.com 3.網站建置者:教學組長林書正 t2011009@go.edu.tw |
2.邀請本土藝文團體到校表演 |
提供相關資料 |
110學年度校慶邀請樹德家商及高英工商到校表演
|
|
3.辦理學生參觀高雄本土景點教學活動 |
從學區出發,發展由近而遠的本土戶外教學活動 |
|
|
4.培訓學生組隊參加各類本土語言競賽 |
參賽項目、報名隊伍、人數、成績(例如:臺灣學校暨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本土語言歌謠比賽等) |
在校內教師協力配合下,鼓勵學生報名校內閩南語演說及朗讀競賽,並選出表現優異的學生代表學校對外參加110年高雄市語文競賽,並獲佳績。 801潘○嫺 榮獲初賽閩南語(情境式)演說第二名。 901張○嫻 榮獲初賽閩南語朗讀第一名。 802薛○甄、温○駿,901朱○瑤 榮獲市賽閩南語字音字形第六名。 |
|
5.學校自辦本土教育相關研習 |
提供相關資料 |
邀請本土語教師舉辦本土語語研習:如姓名學與二十四節氣、紫竹寺文化參訪研習等。 |
|
6.鼓勵學校及教師以母語為主題進行創作、研究及發表
|
1.學校或教師辦理母語相關之創作發表(例如:母語教法發表會或母語詩歌創作發表會) 2.教師參加本土語言相關研習或進行本土語言相關研究。 3.鼓勵教師自編本土教材 |
1.鼓勵教師設計融入本土語課程,例:社會領域、自然領域。 2.鼓勵教師以本土語進行創作。 3.本校發展學校在地特色社團,如陶笛社、絲竹樂團、閩南語社、宋江陣社及宋江兵器社。 |
|
C臺灣母語日15% |
1.校長及教職員對臺灣母語日之行政配合與執行 |
成立臺灣母語日推動小組,擬定年度計畫。母語日當天能於公開場合說母語、積極宣導本土語言相關活動、辦理活動能融入母語 |
臺灣母語日當日適逢升旗,主持主任或組長能以閩南語宣達事項,並鼓勵學生平日以閩南語的對話交談外,使其充分融入學校生活中。 |
2.母語相關活動設備及圖書、語音教材 |
圖書室設置臺灣學專區、借閱情形 |
本校圖書室設有臺灣文學專區,方便學生借閱觀看,另於樓梯間亦張貼台灣文學欣賞及內門地名解析,讓學生了解家附近的尾厝、埤仔墘、衙門口等地名是從何而來。 |
|
3.臺灣母語日規劃情形
|
1.宣導及參與「221世界母語日」活動 2. .延伸規劃「臺灣母語週」。 |
每週一公開場合中使用母語廣播。並於2月21日宣導及參與「221世界母語日」活動。 |
|
4.臺灣母語結合課間活動 |
1.公開場合中使用母語廣播、音樂(於網站中檢附影音檔) 2.師生間以母語交談 |
1.本校訂於每週一為母語日,在第二節下課課間活動及中午吃飯時間播放母語歌曲 2.本校多數教師皆能以流利之母語與學生交談、溝通。 |
|
5.臺灣母語日情境營造 |
1.班級教室將母語融入情境佈置。 2.公共空間環境佈置多元,兼顧各族群。 |
1.在教室布置中融入母語俗諺語,並說明俗諺語的意義。 2.本校走廊張貼本土語實用語句,充分將本土方言之概念融入學校生活中。 |
|
6.結合社區及家長參與本土教育活動 |
提供相關資料 |
因疫情緣故,原排定相關社區戶外參訪及社 團表演活動皆暫停。 |
|
D生活母語30% |
◎此項因應本市本土教育重大政策—落實推動母語回歸家庭之目標,重點在實際使用母語情形,故不需製作網頁資料,依委員實地到校訪視情形評分 |
||
1.校長及教職員於校園中經常使用本土語 |
1.校長主任於平時使用本土語開會宣導 2.各處室使用本土語進行各項會議 |
校長及教職員於校園中經常使用本土語。 |
|
2.全校師生於校園中經常使用本土語 |
1.教師於平時使用本土語對學生宣布各項訊息 2.教職員於平時使用本土語與學生及同事溝通 3.營造多元友善的本土語環境 |
全校師生於校園中經常使用本土語交談。 |
|
3.學生使用母語交談之能力 |
學生間交談、師生間交談、委員與學生交談皆含括。 |
本校學生間交談、師生間交談都常使用閩南語交談。 |
|
4.鼓勵學生於家庭中使用母語 |
能訂定相關策略,使學生於家庭中主動使用母語與家長互動 |
教師鼓勵學生於家庭中使用母語。 |
|
特殊優良加分: 1.本校多年來致力推展在地文化傳統藝術社團~宋江社,教學過程中全程融入在地文化並以專業化術語進行教學,例如:宋江陣道具(俗稱兵器或傢俬)稱呼及陣式名 稱皆以閩南語發音,極具文化意涵的教學及體驗,每逢節慶,本校宋江社團學生常配合地方進行藝陣演出,頗受好評。 2. 校成立絲竹樂團,結合在地特色,練習演奏閩南語民謠或節慶音樂。。 3. 110年高雄市語文競賽: 801潘○嫺榮獲初賽閩南語(情境式)演說第二名。 901張○嫻榮獲初賽閩南語朗讀第一名。 802薛○甄、温○駿,901朱○瑤榮獲市賽閩南語字音字形第六名。
|
|||
自評總分(10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