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首例境外移入茲卡(Zika)病毒感染個案,係一泰籍男性於今(105)年1月10日於桃園機場入境時,在發燒篩檢站被攔檢,血液檢體經該署實驗室檢驗確認感染。茲卡病毒為黃病毒的一種,目前被認定係由病媒蚊(斑蚊屬)和靈長類動物形成病毒傳播循環的蟲媒病毒,人類受到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7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常見症狀有頭痛、發燒、斑丘疹、關節疼痛及結膜炎(紅眼)等,有時也有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的症狀發生,相較於登革熱症狀比較輕微,患者在發病時期,血液存在有茲卡病毒,此時如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蚊體內增殖15天左右,進入蚊子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另一個健康的人也會受到茲卡病毒的感染,此外,曾有報告顯示病毒也可透過人與人之間性行為傳染。
二、茲卡病毒感染目前無疫苗或藥物治療,因此避免蚊蟲叮咬是最主要的預防方法。在流行區域可以使用衛福部許可含有敵避劑(DEET)成分防蚊液,使用防蚊液時,如同時使用防曬乳液或化妝品,防蚊液要噴在最外層。因病媒蚊叮咬並無特定對象之選擇性,一旦有茲卡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茲卡病毒流行的可能性,本市病媒蚊分佈係以埃及斑蚊為主,一旦茲卡病毒入侵社區,將可能引發擴散流行風險,爰請貴機關學校協助透過各項宣導管道呼籲市民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並做好自我防蚊措施,因地制宜使用紗窗紗門隔絕蚊蟲。
三、臨床醫療則採以支持性療法,充足的休息,補充足夠的水分,可用非阿斯匹靈類的解熱劑解除部分不適感,通常在感染後一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若有前往疫區就醫時請詳述旅遊史,另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可能引發胎兒異常,爰懷孕婦女建議不要前往疫區。
四、有關Zika病毒宣導詳細資料請逕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瀏覽查詢,隨文檢附衛教單張。
附檔:-----------------------------------